琵琶演奏者陳勤——
陳勤畢業于西安音樂學院和英國伯明翰城市大學。在英國期間,陳勤和幾位音樂家一起組建了一支樂隊,名叫伯明翰中國室內樂團。
樂團在英國進行多次演出,不僅讓海外華人通過中國民樂得到情感共鳴,也讓外國人看到中國民樂之美。
歸國后,陳勤成為自媒體創作者,四年多的時間里,她積累了30多萬粉絲。不僅在教授琵琶,她也在通過琵琶讓世界看到中國文化。
弦音筑夢
陳勤出生于內蒙古呼和浩特,她從小便對中國傳統文化產生了濃厚興趣。“小時候披上被單就會幻想自己是戲曲里的人物,抱著搓衣板就覺得自己在彈琴,這可能是民樂在我心中種下的根。”陳勤回憶道。
9歲時,陳勤開始學習琵琶。陳勤說:“小時候學琴,我幾乎是一邊哭一邊彈?!彼氖种副磺傧夷テ破?、結繭,又在高強度的練習中再次磨破,周而復始。遇到彈不出的音,陳勤就把自己關進房間,反反復復聽錄音直到領悟為止。
“最難熬的是夏天,那時沒有空調,琴凳的坐墊被汗浸濕,濕了就換個位置坐,一練就是一整天。”陳勤說道。左手的傷疤見證著她的堅持,浸透汗水的坐墊鑄就了她成長的基石。
2009年,陳勤赴英國深造。為讓更多人聽見中國民樂,陳勤與幾位志同道合的音樂人組建了“伯明翰中國室內樂團”。樂團的首場音樂會名為“華韻風雅”,于伯明翰市中心音樂廳舉辦。
“預約場地時,恰逢10月1日中國國慶節,這讓我們倍感振奮。”演出當日暴雨傾盆,但是觀眾從門口一直排到了馬路對面。陳勤非常激動:“500人的音樂廳坐了600多人,我身后坐的都是觀眾,一大半都是英國人。”
華韻傳情
參加音樂會的所有觀眾都很認真地聆聽這場中國民樂盛會,等到《龍的傳人》開始演奏,音樂會迎來了高潮。陳勤說:“當時全場觀眾起立,來自世界各地的人為我們鼓掌,很多人不由自主地合唱這個曲目,那個時候我已經彈得熱血沸騰,我為自己的祖國,為我們的民族,為中國民樂感到驕傲和自豪?!?/p>
陳勤最難忘的畫面,是臺下坐著一位頭發花白的英國老人,他并不懂歌詞的意思,卻慷慨激昂地跟著大家唱完了整個曲目?!耙魳窡o國界,各國人民都可以在音樂里面同頻共振。”陳勤說道。
音樂會結束以后,有一個英國的小朋友找到了陳勤。他從來沒有在現場聽過中國的樂器,想要摸一下陳勤的琵琶。他母親的一句話令陳勤印象深刻:“他連中文都不會說,卻已經愛上了中國的琵琶。”
抱著推廣民樂的使命感,音樂會結束之后,陳勤開始去英國街頭演奏琵琶。一開始的時候沒有什么人,甚至有人認為她是在街頭賣藝。陳勤說:“我和他們說,我不需要任何費用,我只是想要更多人聽到琵琶的音樂?!?/p>
后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為她駐足停留,有一次一位英國民眾甚至跑到她身邊說:“這是什么樂器?它發出的聲音宛如天籟!”然后,他就靜靜地在陳勤旁邊聽了一天的琵琶?!拔艺J為如果我的音樂只能感染一兩個人,那也是很有意義的?!标惽谡f道。
樂貫中西
陳勤認為音樂是傳遞愛的過程,她通過琵琶與英國建立“愛的連接”,回國后也通過自媒體將這份“愛”傳向更廣闊的世界。
2016年,直播尚未興起時,陳勤便開始通過自媒體上傳自己錄制的琵琶曲,每天一首,日積月累吸引了不少粉絲。她最火的一期視頻是“《夢華錄》里的琵琶為什么是橫抱的?”,創作靈感源于偶然:“當時我在追劇,角色橫抱琵琶時彈幕都在說她抱錯了,這才有了這期視頻?!?/p>
視頻中,陳勤解說唐代琵琶為何橫抱,梳理其演變為如今“豎抱”的歷程,并對比唐琵琶與現代琵琶的音色差異。為此她特意定制仿唐琵琶,讓觀眾直觀地聽辨二者區別。
陳勤說:“我們小時候都學過《琵琶行》,大家能對琵琶的美感產生共鳴。但大眾缺乏對琵琶歷史和淵源的了解,我希望能填補這部分的空白?!?/p>
陳勤被網友調侃為“琵琶界的段子手”,她擅長用輕松愉快的方式推廣琵琶文化。2024年《黑神話:悟空》爆火,游戲音樂中大量民樂元素引發關注。陳勤借著這個熱度,彈奏了一曲《往生咒》,得到了許多觀眾的喜歡。
陳勤說:“借著這個視頻,我也向大家科普了中國神話中四大天王彈琵琶的圖片,我希望大家可以改變琵琶只能女孩彈的刻板印象,琵琶不僅是輕攏慢捻,也可以氣勢磅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