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日,為進一步推動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分館體系合作共享機制走深走實,僑博召開分館工作交流會,中國僑聯副主席高峰出席會議并講話,廣州分館(廣州華僑博物館)、潮州分館(潮州市博物館)、黑河分館(黑河旅俄華僑紀念館)、德宏分館(南洋華僑機工回國抗日紀念館)主管單位及館領導、地方僑聯代表等參加會議,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副館長(主持工作)寧一主持會議。
自2020年《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設立分館的實施辦法(試行)》出臺以來,僑博嚴格實行準入制度,經過材料審核、實地考察、專家評審等程序,先后掛牌了廣州、潮州、黑河、德宏4家分館。4年間,分館制度框架日益完善,總分館布局初步成型,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得到中國僑聯認可。
廣州華僑博物館(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廣州分館)
潮州市博物館(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潮州分館)
黑河旅俄華僑紀念館(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黑河分館)
南洋華僑機工回國抗日紀念館(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德宏分館)
高峰指出,為建設高質量的僑博分館體系,要強化政治引領,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文化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物工作和僑務工作的重要論述;要構建全方位合作格局,在總分館之間建立高效的資源共享平臺,實現文物藏品、展覽策劃、宣傳展示、信息化建設、學術研究等方面的互聯互通,形成互補共贏的發展模式;要推動華僑文化傳承創新,發揮分館體系獨特優勢,深入挖掘當地華僑文化遺產資源,結合地域特色和華僑群體特點,通過創新聯合辦展、數字化展示、文化創意產品開發、學術研究成果轉化等多元化手段實現華僑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寧一介紹了近年來僑博分館建設的有關情況。4家分館掛牌后,打破了地域空間限制和不同主管系統的壁壘,建立起全方位共建共享體制機制,在資源融合和業務合作上取得顯著成效。在藏品資源共享方面,總分館模式打破了藏品共享的障礙,實現了藏品資源的信息共享和按需調配;在展覽交流深化方面,總館與廣州分館聯合舉辦的“華僑華人與中醫藥文化展”依托總館的專業策展思路,充分整合兩館館藏品資源,成為總分館共建共享的成功案例;在參加專項活動方面,總分館相互支持,形成聚集效應,共同提升影響力。2024年,總館積極支持各分館參與“共和國印記——僑心共筑中國夢”主題活動,支持廣州分館“以僑為橋”協力講好華僑故事項目成功列入國家文物局、教育部“大思政課”優質資源名單。
與會代表圍繞總分館合作機制的深化探索展開了深入交流討論,認為未來總分館可以在博物館規范化建設、專業人才培養、創新展覽合作機制、共享藏品數據庫資源、共同開發文創IP、聯合申報研究課題等多個方面進一步深化合作,形成更加緊密、高效的聯動機制。基于此,總館4個業務部門負責人分別提出了未來的合作方向,包括:建立總分館聯合辦展常態化機制,探索“總館首展+分館巡展”“總館主創+分館特色補充”等多元辦展模式,支持分館特色展覽在總館展出,持續打造“在首都遇見僑鄉”品牌活動;構建高效的總分館藏品資源共享平臺,實現藏品跨館調配便捷化,共同加強藏品的保護、研究、利用和管理;搭建總分館學術交流平臺,共同參加、聯合舉辦學術會議和研討會,共同參與組織學術培訓,聯合出版學術成果,共同申報承擔學術研究課題,共享學術委員會資源;建立博物館信息化協同機制,共同推進智慧文博建設,在信息化人才培養、信息平臺共享、圖書管理系統、新媒體矩陣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
各與會代表發言
總館四個業務部門負責人發言
下一步,僑博總分館將持續暢通合作渠道,深挖合作潛力,探索更多創新合作模式。努力打造有活力、有創新、有成效的僑博分館品牌,充分整合海內外涉僑文博資源,為傳承和弘揚華僑歷史文化、促進文化繁榮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