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至27日,由河南省僑聯主辦、中國華僑華人(河南)研究中心承辦的首屆“僑智圓桌·智匯中原”研討交流活動在河南鄭州舉辦。來自中國華僑華人(河南)研究中心、鄭州大學東盟研究院、河南師范大學、洛陽師范學院、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的專家學者及省僑聯僑情咨詢特聘專家代表,部分省轄市僑聯、僑界社團負責同志及省僑聯、鄭州市僑聯機關全體干部共計100余人參加活動。
中國華僑華人研究所所長李爔恒應邀到會指導并作專題報告,河南省僑聯黨組書記、主席楊海強出席活動作講話。
李爔恒所長在報告中指出,華僑華人研究是交叉學科,跨學科、跨領域特點突出,要立足“兩個實際”,堅持胸懷天下做學問,深刻把握中國與世界的大局大勢,全面深入調查收集情況,關注并審慎地研究重大、復雜、疑難問題,以系統論的觀念和方法開展研究,推動華僑華人研究高質量發展。與會人員圍繞報告內容以及華僑華人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南實踐上的優勢與作用等進行互動交流。
楊海強主席對中國華僑華人研究所長期以來給予河南僑聯的指導幫助表示感謝,向一直以來關心支持省僑聯事業發展的專家學者、各界朋友致以敬意,對中國華僑華人(河南)研究中心工作給予肯定。他強調,要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刻把握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內涵要求和實踐要求,堅持守正創新、發揮獨特優勢,以協同創新聚合僑智、僑力,推動全省僑聯事業高質量發展,確保中央、省委決策部署在全省僑界落地落實、見行見效。楊海強就全省僑聯加強研究工作提出三點要求:一是牢牢把握華僑華人研究、僑務工作研究的正確方向,在服務大局上作出更大貢獻。堅持緊扣“國之大者”“省之要者”,堅持深度融入新時代僑聯事業發展全局,按照僑史研究與現實僑情研究并重、基礎研究與對策研究并重的原則,發揮好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智庫作用,在資政建言、為黨和國家、省委省政府科學決策提供更加有效參考。二是聚力打造工作平臺(品牌),推動華僑華人研究高質量發展。進一步加強與海內外華僑華人研究機構的聯系聯絡、協同配合,推動形成資源共享、工作聯動、活動聯辦的生動局面。積極爭取更多的中國僑聯、中國華僑華人研究所品牌活動落地河南,探索打造具有河南特色的學術研討工作品牌,建好鏈接海內外專家學者的資源平臺,把海內外華僑華人研究專家學者力量匯聚起來,以華僑華人研究高質量發展,有效服務僑聯事業高質量發展,服務一流大學建設,服務僑界群體的發展壯大。三是全力“強基拓面”,積極構建更加有力的工作體系。持續加強與高校、科研機構、新聞媒體等單位和機構的聯系合作,加大華僑華人研究工作站點建設力度,穩步壯大“1+N”工作格局,有效吸納專家學者加入到工作隊伍中來,不斷充實研究工作力量,推動開展華僑華人、僑務工作研究的能力水平不斷提升。
本次活動圍繞“華僑華人研究與河南高質量發展”主題,邀請華中師范大學國際移民與海外華人研究中心李其榮教授、溫州大學華僑學院方明教授,分別作以題為《華僑華人是中外文明交流互鑒的助推者》《浙南僑鄉玉壺鎮的僑韻生活研究》的精彩演講。邀請省僑聯僑情信息顧問、洛陽師范學院教授安鋒,省僑聯僑情咨詢特聘專家、河南師范大學科技處處長郭玉明,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建筑工程學院院長楊開云,以《打造全球華僑的精神原鄉》《匯僑智 聚僑力 助發展》《向下扎根 向上生長,以僑為橋 共筑中國夢》為題作主旨發言。鄭州市僑聯主席時旭,信陽市僑聯主席高丹丹,河南省客家聯合會秘書長王爽,省僑商會執行秘書長柴莉分別圍繞僑聯工作創新發展研究、河南客家鄉情及高校僑聯建設實踐、根親文化與僑聯工作融合發展研究、僑商發展思考等主題進行交流發言。活動的開展為全省僑聯學深悟透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凝心聚力助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行穩致遠開拓了新視野、拓寬了新思路,取得良好工作實效和社會反響。
活動期間,李爔恒所長并對中國華僑華人(河南)研究中心及鄭州大學進行調研。
來源:河南僑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