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第十一次全國歸僑僑眷代表大會精神和全國調解工作會議精神,提高全國僑聯調解組織、調解員實務能力,不斷增強維護僑益水平,中國僑聯權益保障部近期組織全國僑聯系統的維權干部、調解組織和調解員參加了最高人民法院立案庭舉辦的在線調解實務工作第四季第四期至第七期培訓。
6月13日第四期培訓中,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中國國際商會調解中心副秘書長王芳,以“涉外商事糾紛調解中的技能技巧和重要提示”為題分享;7月5日第五期培訓中,蘇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價格認定局局長周偉昱,以“發揮價格調解職能 助推社會和諧穩定”為題培訓;8月2日第六期培訓中,湘潭大學副教授鄔欣言,以“心理學在調解中的運用”為題授課;8月23日第七期培訓中,杭州上城區人民法院九堡法庭專職律師調解員段美玲,以“商事糾紛調解經驗分享”為題交流;四期培訓效果好,反響強。部分學員感悟匯總如下:
江蘇省常州市涉僑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的學員表示,第四期培訓提到的涉外商事調解意義重大,關系到我國對外形象。作為人民調解員,要不斷提高自身調解水平和技巧,在矛盾調處時,要有客觀公正的態度和專業知識的儲備,多溝通,多角度分析,及時化解矛盾與糾紛,優化營商環境。
陜西省渭南市僑聯的學員表示,第五期培訓提到價格糾紛調解機制在平息糾紛、維護社會穩定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價格調解作為一種公共服務,可以滿足人民群眾多元的需求,可以提高審判效率、減輕當事人的負擔,掌握該技能對自身大有裨益。
江蘇省無錫市錫山區僑聯的學員表示,第六期培訓中提到心理學在調解中的運用。調解不僅是法律程序的一部分,更是復雜的心理博弈過程。調解的本質在于抓住雙方當事人的心理,通過轉變其態度,最終達到行為結果趨同的目的。
吉林省延邊州圖門市僑聯的學員表示,第七期培訓提到的僑胞商事糾紛往往具有獨特的復雜性和敏感性,涉及不同的法律體系、文化背景以及商業習慣,充分了解雙方當事人的訴求和利益點是解決糾紛的關鍵。調解不僅是解決當下矛盾,更是尋求長期的合作與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