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強與傳統僑鄉涉僑博物館的聯系與交流,進一步提升華僑專題博物館講好“海外僑胞與中國式現代化”故事的能力,2024年7月7日至12日,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副館長賈德成率調研組赴廣西北海、東興、欽州、崇左、南寧開展涉僑博物館調研。
在北海期間,調研組赴僑港華僑歷史展覽館、北海近代外國領事機構歷史陳列館、北海近代洋行歷史陳列館和北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等地調研。在僑港華僑歷史展覽館,調研組通過實地參觀和聽取介紹,了解該館的建設歷程、展覽內容及其所承載的豐富僑史文化,認為該館比較全面地反映了僑港鎮40年來的發展與變化,館藏豐富了涉僑博物館的藏品類型與體系,是頗具代表性的僑鄉文化展館。調研組就如何更好地挖掘、保護、研究和利用涉僑文化資源、提升展覽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以及在僑博舉辦僑港鎮圖片展覽等方面與相關人員進行了交流和探討。
在東興期間,調研組赴東興僑批館、東興京族生態博物館、陳濟棠公館等地開展調研。在東興僑批館,東興僑批匯路文化研究協會會長林惠江向調研組講述了僑批館的前身、“東興匯路”和僑批館現存僑批資料的背景往事,以及自己多年來研究僑批歷史文化的經歷,雙方還對有關實物捐贈達成初步意向。
在欽州期間,調研組赴援越抗法名將劉永福故居和坭興陶博物館考察調研。調研組通過參觀故居和“黑旗軍魂——民族英雄劉永福生平事跡展”,了解劉永福故居以民族英雄的卓越風范為引領,以實地實景展覽展示為手段,在增強海外僑胞的根脈意識和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切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方面所做的工作。
在崇左期間,調研組前往崇左市壯族博物館、寧明華僑農場僑史館、寧明縣為僑服務中心等地考察調研。在寧明華僑農場僑史館,調研組詳細了解華僑農場發展歷程、藏品保護現狀及僑史館運營情況。調研組認為,崇左具有獨特的僑文化,展館所展示的證件、照片、生產生活用品和華僑農場接收排華回國的越南歸僑的原始檔案資料等藏品很好地見證了歸僑的奮斗歷程,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愿在挖掘、保護、收藏、研究上與農場僑史館加強合作,共同收集、整理、保護、合作展示華僑文物藏品,并深度挖掘其所蘊含的歷史文化價值,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斷發揚光大。
在南寧期間,調研組赴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參觀廣西古代文明陳列、合浦啟航——廣西漢代海上絲綢之路陳列、烽火南疆——廣西近現代革命史陳列和“國寶沉浮——圓明園獸首暨回流文物特展”。調研組認為,廣西憑借地理位置和歷史底蘊擁有獨特的僑史資源和僑文化特色,加強涉僑文物保護利用,推進僑鄉文化傳承發展,活化華僑文化資源,是涉僑文博工作應重點關注的方向。
此次調研得到廣西壯族自治區僑聯和有關地市僑聯的大力支持。通過實地考察,調研組不僅調研了廣西壯族自治區代表性涉僑博物館、陳列館和僑史館的現狀,涉僑文物收藏、保護、研究與利用工作情況,同時與各館建立了聯系,為今后密切交流與合作,助推涉僑博物館不斷凝聚合力,進一步探索涉僑文博事業高質量發展開拓了視野,拓寬了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