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僑聯成立于1962年,是黨領導下的、由歸僑、僑眷組成的全省性人民團體,是黨和政府聯系廣大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的橋梁和紐帶。
截至目前,遼寧有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約300萬人。遼寧省14個市全部成立僑聯組織,100個縣(市、區)中,95個縣(市、區)成立了僑聯組織。共成立8個大中企業僑聯組織,并成立了高校協作委員會!皟S胞之家”活動場所有110家。
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在服務遼寧經濟發展中發揮獨特優勢。自2010年起,省僑聯連續舉辦十四屆“創業中華 僑商遼寧行”品牌活動,打造“僑商行”地方品牌,更好地滿足地方政府對廣大僑商投資的熱切期盼,推動我省僑商企業與地方經濟的融合與合作。先后開展“走進遼寧華僑行”“世界知名僑商遼寧行”“海外僑界高層次人才為國服務遼寧行”等主題活動,來自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000多位世界知名或實力雄厚的僑商走進全省14個地市,邀請省市領導做省情、市情介紹,舉行報告會、推介會、洽談會等對接交流活動百余場,簽訂投資項目近200個,投資金額2000億。省委、省政府把遼寧行活動視為我省招商引資的重要載體。中國僑聯與遼寧省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推動沈陽微控新能源技術有限公司等一批聚焦解決“卡脖子”和“高精尖”難題的僑(外)資項目在遼寧落地生根。在全國地方僑聯率先與中科院沈陽分院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成立科研院所僑聯組織,開展特聘專家走基層等惠企助僑活動,創建新僑創業創新基地35家。省僑聯榮獲中國僑聯表彰“僑界貢獻獎”“創新人才獎”“創新成果獎”25人次,“創新團隊獎”11個。“僑商匯”大數據平臺正在僑商組織中推廣使用。4家僑商會被授予“全國先進僑商社會組織”和“優秀僑商社會組織”稱號。
完善機制,維護僑胞權益情暖僑心。省僑聯與省高院定期召開涉僑訴訟協調對接會議,聘請省高院僑界特邀調解員,建立省僑聯維權基地5個、涉僑糾紛多元化解服務站7個,召開涉僑企業營商環境座談會5次、訴訟協調對接會百余次。全省63個僑聯機構、58個行業調解組織和106名律師調解員陸續入駐最高院法律調解平臺,參與全國維權案件調解工作。近年來,累計對接僑界維權案件570件,發出省僑聯維權公函100余封。深入僑企紓難解困,通過僑幫僑等方式積極協調和安置僑胞子女上學、就醫、就業等問題。全省14個市全部成立法律服務機構,多次承辦中國僑聯“法治中國·你我同行”等僑界法治學習宣傳活動。“七五普法”期間,各級僑聯開展憲法、民法典、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等普法宣傳,發放宣傳材料近6萬份。目前,省僑聯已在全省設立112個僑法宣傳角,積極做好《僑法》的學習、宣傳和普及工作。近年來,共受理群眾來信來訪來電2400多人次。省僑聯榮獲“全國僑聯系統維權先進單位”。
以鄉情親情愛國情為紐帶,海外聯誼聯絡影響更加廣泛。以僑為橋、內外聯動,擴大國際朋友圈。在5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遼寧項目推介會72場,海外華文媒體和當地媒體報道贊賞僑聯積極為遼寧對外開放打開“通道”、拓寬“渠道”、鋪設“管道”。各級僑聯組織共接待海外華僑華人團組500多個、近萬人次。省僑聯與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余家著名僑團保持緊密聯系。鼓勵和推動遼寧籍海外僑領在當地100多家主要協會商會擔任主要領導職務,為更好服務當地社會,提升遼寧影響力,傳播遼寧好聲音作出了貢獻。協助配合省人大機關、省政協機關、省委組織部、省商務廳等省直有關單位及沈陽、大連、葫蘆島、沈撫新區赴海外開展經貿合作、人才引進、文化交流及推介會、說明會等活動57場次。疫情暴發以來,積極幫助海外僑胞解決出入境、抗疫物資等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和問題。做好暖僑心、穩人心、樹信心工作,讓海外僑胞感受到祖國大家庭的溫暖、僑胞之家的溫暖。
拓寬渠道,參政議政水平有新提升。積極推進參政議政,建言獻策成果豐碩。目前,全省各級僑界有人大代表133人、政協委員322人,向各級“兩會”提交提案建議1421份,被采納520件。省僑聯特聘專家建言獻策的多篇建議被中國僑聯《僑情專報》采用,我省專家多次榮獲“中國僑聯特聘專家建言獻策一等獎”。智庫沈長征等關于《提升遼寧省環境生產力策略的調研報告》和《實施文化遺產牽動戰略助力遼寧振興的建議》,得到省委、省政府充分肯定。
增強文化自信,文化交流效應不斷擴大。近年來,由中國僑聯主辦,省僑聯承辦開展華裔青少年“中國尋根之旅”遼寧夏令營和“親情中華·為你講故事”遼寧網上夏令營活動,闡釋弘揚遼寧“六地”紅色文化豐富價值內涵,精心設計課程,共有25個國家59個班次2505名海外華裔青少年參加夏令營,其中1029名營員參加了網上夏令營,在僑界新生代心中種下祖(籍)國情感和中華文化的種子,讓海外華裔青少年了解遼寧,熱愛遼寧,增進僑胞對祖(籍)國和家鄉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充分挖掘愛國主義,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傳承紅色基因,榮獲“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稱號的單位已有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撫順雷鋒紀念館等13家。在“追夢中華·百年赤子心”全球華僑華人短視頻征集和展示活動中,省僑聯榮獲中國僑聯頒發的“優秀組織單位獎”。在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等重要節慶期間,承辦第四屆世界華僑華人攝影展遼寧巡展、省僑聯書畫攝影作品展、舞蹈藝術節、“親情中華·走 進僑鄉”文藝演出等活動212場!坝H情中華·海外巡演”在海外刮起強勁“東北風”。黨的二十大召開期間,發布了《遼寧僑界熱議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報告》,共有132名海內外僑領僑胞圍繞習近平總書記代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的報告發表感想感言,興起了僑界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的熱潮。在中共遼寧省委宣傳部主辦、遼寧廣播電視集團承辦的首屆“我眼中的遼寧”主題作品征集活動中,由省僑聯推薦的《我的家鄉遼寧營口》《我眼中的遼寧》等視頻、文字類作品入選“我眼中的遼寧”評選名錄,遼寧省僑聯榮獲優秀組織獎。
積極實施“僑愛心工程”,參與社會建設工作扎實有效。助力開展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開展僑界危房險房、大病、子女就學等特殊救助,走訪、慰問、救助困難歸僑僑眷、老歸僑等1萬余人次,累計發放困難救助資金1500多萬元。建立“省僑聯僑愛心精準扶貧基地”5個,在全省范圍推廣“僑聯+企業+農戶”三方合作的精準扶貧示范項目。建立“省僑聯僑愛心鄉村振興基地”4個。開展“僑愛心送溫暖醫療隊”“僑愛心光明行”“珍珠班”“長坪國際宮頸癌篩查計劃”等活動,為白內障患者、困難高中生、大學生、女性群體、對口援疆學校等提供公益服務累計投入500萬元。慰問散居困難歸難僑,為旅朝老教師、老僑干爭取中國僑聯支持每人每月1500元,讓僑胞擁有更多幸福感、獲得感。積極扶植和挖掘機關下派干部所在鄉村的產業扶貧項目,為鄉村栽種果樹苗木、翻建村委會、修路、建醫療所等,投入款物達759萬元,村容村貌和農民收入發生了巨大變化。省僑聯駐村工作干部獲評“中國僑聯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稱號。從新冠疫情暴發截至目前,省僑聯組織捐贈物資和善款合計7800余萬元,彰顯了僑界大愛。
遼寧省僑聯正把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與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群團工作和僑務工作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結合起來,圍繞新時代中心任務在服務大局中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踔厲奮發、主動作為,當好黨和政府聯系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的橋梁紐帶,推動新時代僑務工作高質量發展,為加快推進新時代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來源:遼寧省僑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