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id="88kpc"></i>
<i id="88kpc"></i>
<ins id="88kpc"></ins>
  • <u id="88kpc"><li id="88kpc"><label id="88kpc"></label></li></u>
    <u id="88kpc"></u><video id="88kpc"></video>
      <ins id="88kpc"><table id="88kpc"><button id="88kpc"></button></table></ins>
      1. <i id="88kpc"></i>
          <output id="88kpc"></output>
        <i id="88kpc"></i>

            西班牙馬拉加中文學校校長李洪川:
            為僑二代留住“中國根”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2年02月14日10:58

            圖為李洪川(后排右六)同華校部分師生合影。
              (受訪者供圖)

            西班牙馬拉加中文學校校長李洪川旅居海外近40年,從事中文教育已有25個年頭。從學習音樂到教授中文,他的職業生涯比最初設想的更加豐富。雖然回頭看,有艱辛,有挫折,但他說,能為海外中文教育貢獻一分力量,義不容辭。

            以下是他的自述。

             

            不能讓下一代丟了中文

            我是1985年冬天來西班牙的。最初,我的目的是學習音樂,并很快經朋友介紹,在南部城市馬拉加的一家交響樂團成為一名中提琴手。

            與身邊不少僑胞相比,我比較幸運,沒有經歷長時間的艱辛創業,在交響樂團的工作也算穩定。1997年,西班牙南方華人華僑協會會長夏志杰找到我,希望我與另一名僑胞周岐幫助協會一起創辦一所中文學校,我們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當時,馬拉加的華僑華人只有幾百人,大多是從浙江溫州、青田等地來經商的,平時忙于打拼,往往顧不上孩子的教育。我覺得自己有義務參與中文學校的創辦,為“僑二代”留住“中國根”。

            辦校之初,我們遇到的困難不計其數。從遞交辦學申請、租借教室,到籌措資金、聘請老師,我們都親力親為。最初兩三年,學校只有四五十個學生。為了讓更多僑胞家庭認識到中文教育的重要性,我們挨家挨戶登門拜訪。一些家長無奈地告訴我們,工作實在太忙,根本沒時間送孩子上學。我們老師便決定,大家“包干”,分別開車接送一些學生上下學,解決家長們的后顧之憂。

            我記得,大概有四五年時間,每個周末的清晨,我都提前一個多小時從馬拉加城郊的家出發,開車十幾公里去市區接兩戶家庭的4個孩子上學。放學后,再把他們挨個送回家。雖然有些辛苦,但看著學校的規模逐漸擴大,學生從幾十人增加到數百人,我和同事們便覺得,這些付出不算什么。

            如今,我們的華文學校已有近600名學生,并在距離馬拉加市區20多公里的一個市鎮開設了一所分校。通過我們多年努力,華僑華人對下一代的中文教育更加重視,許多家長都意識到,不能讓孩子丟了祖(籍)國的語言和文化。

            更令人欣喜的是,近年來,隨著中國綜合國力顯著提升,許多西班牙民眾也對中國及中國文化產生濃厚興趣。為此,我們增設了對外漢語班,滿足當地民眾也想讓孩子學習中文的需求。可以說,在馬拉加,學習中文已成一股熱潮。

            感謝祖國送來“及時雨”

            回首20余年的辦學經歷,來自國內各級僑務部門的幫助,一直給予我們源源不斷的動力。

            在海外創辦中文學校,師資是關鍵,也是難題。辦學初期,我們的教師班底以曾在國內從事教育工作的僑胞為骨干,再請他們培養其他有教學熱情的僑胞。大家一起摸索著前行。

            后來,國內僑務部門獲知我們的教學情況,主動為我們提供各種支持。例如,連續多年組派名師巡講團,組織國內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到海外“傳經送寶”;邀請我們的老師回國參加多期海外華文教師研修班,并有機會和不同國家的中文教育同行們交流切磋;舉辦線上講座培訓,讓更多老師足不出戶,在“云端”也能“深造”……各種支持如同一場場“及時雨”,讓我們的教學質量更上一層樓,學校的發展步伐越邁越大。如今,我們教師的業務素養與20多年前相比,已有明顯提升。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等機構送來豐富多彩的在線教育資源,更給我們注入強大信心。基金會經常為我們提供各種線上講座資源,對我們的教師隊伍培訓非常有用。中國僑聯以及浙江、江蘇、陜西等地僑聯,組織開展了多期“網上夏令營”“網上冬令營”,讓“僑二代”有機會在線上領略中國的大好河山和歷史文化,擁有一個收獲滿滿的假期。

            有了祖(籍)國作后盾,我們這些老師的干勁足多了。線下停課后不久,我們便很快開設網上課堂。盡管與學生們隔著一塊屏幕,但老師們的用心與認真沒有絲毫減弱。在周末規定的上課時間之外,老師們經常延長時間給學生們補課,甚至會在周一到周五的工作日抽空上線,給需要幫助的學生答疑解惑。從初期對網上授課平臺的陌生,到如今不僅能夠熟練使用網絡授課軟件,還經常主動創新教學方式,老師們盡量彌補“隔空”授課存在的局限,讓孩子們的中文學習不因疫情而耽擱。

            我常和老師們說,我們就像一群園丁,在海外辛勤耕耘,培養花朵,延續中華文化的根脈。

            為北京冬奧會遙送祝福

            最近,我們學校的老師和學生都忙碌起來,以各種形式為即將召開的北京冬奧會遙送祝福。

            前不久,由西班牙華裔青少年文化藝術節組委會承辦、中國駐西班牙大使館給予指導,“一起向未來”西班牙華裔青少年迎接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書法繪畫大賽舉辦,15所中文學校的學生積極參與,我們學校也不例外。學生們有的寫書法,有的畫畫,用手中的筆傳遞心中的美好心聲。

            有一幅獲獎的繪畫作品讓我印象深刻。一名8歲的孩子用絢麗的色彩,描繪了一條五彩賽道,腳踏冰刀鞋的運動員在上面揮灑汗水,近處是手舉五星紅旗的北京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遠處是北京天安門城樓。從這幅畫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孩子對中國的熟悉與熱愛。

            其實,“僑二代”對北京冬奧會的關心遠超我們的想象,他們的消息甚至比我們還靈通。許多孩子會在課堂上主動和老師們提起北京冬奧會的具體開幕時間和舉辦地點,并為此感到自豪。

            看著孩子們踴躍參與迎冬奧活動的身影,我的思緒不由飄到了2008年。那年,北京夏季奧運會成功舉辦,我們身在海外的華僑華人十分興奮,都覺得這是一件特別提氣的事。一轉眼,北京即將成為世界上首個“雙奧之城”,中國在國際舞臺的地位也越來越重要。而我們海外華僑華人對中國文化、體育等各項事業的關注度和參與度更加高漲。更重要的是,“僑二代”通過在中文學校的學習以及參與中國國內組織的各類活動,對祖(籍)國的認同感大大提升。

            現在,在我生活的城市,不僅華僑華人,許多當地民眾說起中國,也連豎大拇指。在我工作的交響樂團,同事們來自世界各地,他們中的許多人都會和我聊起中國和北京冬奧會,并對中國的快速發展充滿贊賞。這讓我感到由衷驕傲!

            未來,我將繼續和同事們一道,在海外做好中文教育,讓更多“僑二代”和當地民眾通過學習中文,走近中國,愛上中國。

            国产精品免费av_亚洲中文字幕日产乱码在线_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_亚洲中文AV无码一区二区

            <i id="88kpc"></i>
            <i id="88kpc"></i>
            <ins id="88kpc"></ins>
          1. <u id="88kpc"><li id="88kpc"><label id="88kpc"></label></li></u>
            <u id="88kpc"></u><video id="88kpc"></video>
              <ins id="88kpc"><table id="88kpc"><button id="88kpc"></button></table></ins>
              1. <i id="88kpc"></i>
                  <output id="88kpc"></output>
                <i id="88kpc"></i>

                    中文字幕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三州 | 免费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 |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 | 天天在线天天看精品在线观看 | 婷婷综合缴情综免费观看 |